【精神健康】教育局6月舉辦兩場網上分享會 協助家長識別及支援子女精神健康需要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2/06/01 17:04

最後更新: 2022/06/01 18:39

分享:

分享:

陳惠敏建議於恢復面授課堂後,校方無須急於追趕課程,應幫助學生逐步適應課堂學習。(資料圖片)

本港近日發生學童自殺事件,教育局教育心理學家陳惠敏今(1日)說,期盼與各界攜手加強「守門人」角色,同心協力守護孩子。她建議家長留意到子女出現精神健康問題或自殺警號時,應盡快尋求學校及社區的專業支援。另外,教育局將6月10日及17日舉辦網上分享會,及於7月及10月舉辦網上工作坊,提升家長對精神健康的認識;局方今亦上載新一輯小冊子至「校園‧好精神」網頁,簡介思覺失調、飲食失調症和對立性反抗症等精神病患。

陳惠敏今於教育局網誌以「家校同行 守護生命」為題撰文,她說,對近日發生的學童自殺事件感到非常難過,認為個別同學在成長階段或許會受到學業、家庭或朋輩關係等問題困擾,需要好好處理。她指,為加強家長作為「守門人」的技能,局方教育心理學家將聯同社會福利署的臨床心理學家及社工,於6月10日及17日,分別為中小學的家長舉辦兩場全港網上分享會。

教育局將舉辦兩場全港網上分享會。(教育局提供)

陳惠敏說,家長是孩子的重要守護者,家長可藉與孩子分享、閱讀、玩遊戲、進行角色扮演和參與群體等活動,培養孩子建立正面人際關係的能力,學習擁抱人際互動中有機會出現的不安與挫敗。她相信,絕大部分家長對子女所說或所做的都是出於關愛,惟有時不了解說話或行為所引致的長遠影響,例如,有時家長發現孩子有精神健康問題或自殘行為,但沒有告訴學校,因而延遲了治療或得不到學校的配合,使孩子的情緒惡化,甚至帶來悲劇。她說,為協助家長了解青少年自殺的警號、保護因素、危險因素及支援他們的方法,教育局製作家長便覽,建議家長不時重溫有關資訊,以能夠及時察覺問題和適切支援孩子。
 
至於學校方面,陳惠敏建議於恢復面授課堂後,校方無須急於追趕課程,應幫助學生逐步適應課堂學習,並透過不同的班本及分級活動,從中訓練學生的社交技巧,協助他們建立友誼、增強聯繫感,覺得自己是社群中的一分子,以提升他們的抗逆力。局方於今年4月舉辦兩場網上研討會,有關講義及短片亦已上載至「校園‧好精神」網頁;同時向校本教育心理學家提供新一輯參考資源,以協助他們舉辦相關的校本工作坊,內容包括介入技巧及個案研討。

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 一文看清最新商場商戶優惠:https://bit.ly/3xdMkJc

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
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責任編輯:黃悅晴